李子夜秦婀娜李幼薇

第302章 我们先不走(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302章 我们先不走

李府前,地魁提议切磋,花酆都想都没想立刻答应,手持红伞走上前,准备和眼前瀛洲的用刀高手比试一下。

方才大家都出手打了一架,就他闲着,手都痒了。

“花姐姐。”

府前,李子夜见状,赶忙一把拽住眼前人,说道,“先别打了,想要比试,今后有的是机会,还有正事呢!”

地魁身边,白川秀泽也出言制止,劝道,“地魁先生,李二公子他们刚来瀛洲,我们还未尽地主之谊,比试的事情,日后再说吧。”

不论李子夜还是白川秀泽心中都有着同样的念头,刀剑无眼,万一伤了和气,太不值得。

两人正处于合作的蜜月期,动刀动枪,不适合。

花酆都、地魁见小公子和太政全都开口阻止,脸上露出遗憾之色。

五人随后进入李府。

府中,白川秀宁身前,一袭白色儒袍的白忘语静立,周身真气汹涌,以儒门浩然正气为其驱除体内邪妄。

“秀宁。”

白川秀泽看到胞妹双眸无神的模样,心中一惊,着急上前。

“太政大人且慢。”

李子夜伸手拉住前者,正色道,“秀宁姑娘中了毒后的摄心术,我这朋友正在为其驱邪,应该很快就好了。”

“儒门,浩然正气!”

一旁,地魁注意到前方年轻身上的气息,凝声道,“他是儒门之人?”

“儒门当代大弟子,白忘语。”

李子夜介绍道,“儒门未来的掌舵人!”

不知为何,介绍的时候,李子夜还有些小骄傲,就好像小红帽多牛和他有什么关系似的。

“英雄出少年。”

白川秀泽闻言,面露感慨道,“这儒门大弟子,应该距离第四境不远了。”

“根基深厚,修为不俗,最多十年,必入五境。”

地魁同样点头赞赏道,“中原儒门,当真不愧为九州第一大教,这样的天之骄子,世间罕见。”

李子夜听到两人夸小红帽,脸上笑开了花,就像是别人在夸他一样。

旁边,花酆都见状,无语地摇了摇头,这小公子彻底傻了,没救了!

人家又不是在夸你!

五人注视的目光下,不多时,白忘语一身浩然正气渐渐收敛,回头看向几人,轻轻颔首,示意没事了。

“兄……长!”

果然,李子夜等人还没来得及说话,白忘语身前,白川秀宁逐渐回过神,看到不远处的兄长后,轻声唤道。

“秀宁!”

白川秀泽立刻上前,关心地问道,“你怎么样?”

“没……没事了!”

白川秀宁轻声道。

“老白。”

李子夜上前,伸出大拇指,赞赏道,“厉害!”

这小红帽简直十项全能啊,能打架,还能驱邪,比他靠谱多了。

白忘语脸上露出一抹笑意,道,“李兄更厉害,一个人能在瀛洲坚持这么久,我们来的时候,就怕来晚了。”

“那是!”

李子夜闻言,脖子一梗,脑袋一扬,骄傲道,“我多聪明!”

有了靠山,李狗子明显开始飘了,说话都有了底气,不像此前唯唯诺诺,生怕被人砍了。

白忘语轻轻一笑,提议道,“要不,一会比试一下?看看李兄最近有没有进步。”

李子夜笑容顿时一僵,赶忙摇头道,“不急,你和二哥远道而来,肯定累了,先休息几日。”

比试?

比试个屁!

刚才小红帽打那毒后时,他又不是没看到,人家都能和四境强者正面硬杠了,他呢,算了,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一夕烟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抛弃渣男后,我成了沪漂
抛弃渣男后,我成了沪漂
毕业后,她追随心上人来到魔都上海,甘愿做起了贤内助,却没想到男友转身投入了绿茶的温柔乡。那个绿茶还想三人行?真是离谱!她霸气手撕渣男,果断转身离去。伤心之余,她改头换面,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里,遇到了几
佚名
离婚后,前夫雪夜下跪求回头
离婚后,前夫雪夜下跪求回头
这段隐婚,宛如一场漫长的寒夜。她,不过是麻醉科的小小实习生,却成为了他见不得光的妻子。在旁人眼中,他是京协大名鼎鼎的“第一刀”,冷漠矜贵,遥不可及。而她,只能在无数个寂静深夜,独守空荡荡的大平层,满心
佚名
穿越:皇帝赶紧给我打江山
穿越:皇帝赶紧给我打江山
一朝离奇清穿,女主便撞进了选秀现场,误把康熙当作歹人,一记飞踹,瞬间惹得侍卫层层围堵,死亡倒计时骤然开启,甚至还危及九族。千钧一发之际,她急中生智,冒充康熙生母佟佳氏转世,成了九龙尊奉的祖母。她凭借过
佚名
重生七零,冷面军官的恶毒妻转性了
重生七零,冷面军官的恶毒妻转性了
她重生了。上辈子的她送走双亲后病痛缠身,五十岁去世了。儿女忙于工作没能赶来,只有丈夫守在床边,临终回顾,她争强好胜不肯服输,和婆家处不好关系,和娘家不常往来,喜欢丈夫却总咄咄逼人,对一双儿女严厉也没什
佚名
快穿以后,我觉醒了最强“装备栏”
快穿以后,我觉醒了最强“装备栏”
前世的他本来自美丽的蓝星,却因为意外穿越到一个劳累致死的十六岁少年身上。他穿越的这个世界虽然落后,却有武道存在。武者手段超绝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不在话下。他为了成为一名武者,在铁匠铺学艺三年,才有摸骨传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