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

第226章 被毁掉信仰的文天祥(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26章 被毁掉信仰的文天祥

而后决然的转身,只留下淡淡却充斥着无尽决然的声音:“岳飞先灭金人,再来讨教一下蒙古铁蹄,我岳飞倒要看看是我大宋背嵬军强,还是你蒙古铁蹄强!”

“……”

【崖山之战,文天祥便是这悲壮一幕的见证者!】

【再被元军俘虏之后,元军干了一件十分损的事情,他没有压着文天祥北上,而是让文天祥随军观崖山海战,这一日,宋朝海军想要突围,但可惜失败,于是陆秀夫抱着小皇帝跳海自杀,随后紧跟着的是十万军民的一起殉国!】

“这一幕,文天祥亲眼目睹,他看着自己效忠的皇帝,看着自己昔日一起读书的朋友,看着十多万军民为国跳海自杀,看着尸体占满了江面,鲜血染红了血水!

而他只能坐在敌人的战船之上,坐在小舟上,被死死的摁住,亲眼目睹,却无能为力!

我们很难说当时他亲眼目睹这一幕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

但从那首《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我们或许可以感知到,那一刻,应该是理想骤然崩塌!”

“应该是,无能为力的窒息!”

“惟有孤臣雨泪垂,冥冥不敢向人提!”

这句话,便是最好的诠释。

“而这也是元军的用心险恶,你文天祥忠于大宋,不肯投降,行,那我就让你亲眼目睹大宋的覆灭,我先摧毁你的信仰!再让你投降!”

大唐的李世民看到这一幕,无比的唏嘘道:“攻身倒是下策,但这种攻心却极为的歹毒!”

“亲手摧毁他的信仰,让他崩溃,再提及劝降,狠,真狠,但文相公岂能那么轻易被击倒?”

“若只是亲眼目睹大宋覆灭,便投降了元朝,那文相公也不配被高阳先生称之为大宋最后的风骨了!”

这一声文相公,便是李世民,来自这位大唐帝皇对文天祥最大的尊重!

魏征也是目光盯着投影,他也不信文天祥就这样被击倒了,他魏征也是文人,他敢直谏,甚至某些时候都能将自己的唾沫星子喷在李世民这位帝皇的脸上。

一是李世民不杀忠臣,他不是杀言官的皇帝!

二则是,为国家谏言而死,为天下苍生进言本就是他们读书人最高的荣誉!

他们在乎的是千古之后,在乎的身后名!

从这一点上来说,魏征几乎可以肯定,文天祥和他是一类人,甚至,精神上要更为纯粹!

质疑之下,高阳声音继续传了出来。

“元朝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摧毁文天祥的信仰,他想要让文天祥降服元朝,在当时,忽必烈十分欣赏文天祥,大元上下很多人都敬仰文天祥,所以,让他观崖山之战,让他亲眼目睹大宋最后的希望没了!”

“但他们并没有成功,文天祥若是那么容易就放弃了心中所坚持的信仰,当了元朝的官员,那他就不是文天祥了,更不是大宋最后的风骨了!”

“大宋灭亡,按道理,即便文天祥投降,也无可厚非,因为大宋已经亡了,但文天祥并没有投降。”

“他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忠臣,他忠于大宋朝,这一点,没错,但他并不是忠于大宋某一代皇帝,否则,大宋已经灭亡,这天下再也没有大宋最后一寸土地,他的誓死不降,不降的理由在哪?”

“他忠的又是什么?!”

“而在当时,忽必烈却又十分钦佩文天祥的才华,所以这就形成了一种对立的局面,一个誓死不降,一个不惜一切代价要招降!”

“而这也成就了文天祥最后的千古!”

星星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流放不怕,手握交易系统吃香喝辣
流放不怕,手握交易系统吃香喝辣
一朝穿书,谢念月成为书中的小炮灰,睁开眼就在出嫁的花轿上。不对,原文里嫁到将军府的人分明是恶毒女配谢莺莺,为何会变成她?难道谢莺莺也重生了?不怕,手握万界交易系统,搬空渣爹库房和国库后,挂上去瞬间就能
花生西瓜
99张和解符
99张和解符
三年前,林惠兰跪在剑宗门前,求来了一纸婚书。大婚当夜,陆长生送给她99张和解符,承诺只要和解符没用完,他们就永远不分开。成亲三年,林惠兰每出去陪一次白月光,他就会用掉一张和解符。直到最后一张和解符化为
愚赶山
强龙下山
强龙下山
十年前,他惨遭灭门,被敌人追杀,颠沛流离。十年后,他潜龙出渊,携通天本领,强势归来。论实力,武神是我大师傅,手持玄元,败尽天下!论财富,财神是我二师父,财神指环,予取予求!论权势,帝师是我三师傅,令出
羡门子
想搞垮宗门,却打造万古第一宗
想搞垮宗门,却打造万古第一宗
刚接手宗主之位的霍亥,绑定宗门气运,只要宗门没落,即可证道帝境。可为什么他每每下达一个搞垮宗门的指令,都会事与愿违?“宗主糊涂啊!二长老雁过拔毛,本性贪婪,怎能掌管库房……什么?库房灵石快放不下了?”
火爆小葵花
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
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
李祺穿了。而且好死不死穿成了李善长的独子!为了避免抄家灭族的命运,李祺索性开始了作死之路,无条件跪舔英明神武的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什么?有贪官?”“陛下勿忧,剥皮实草了解一下!”“什么?明初文人多
荒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