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

第109章 以竹熊为名(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09章 以竹熊为名

萧凌最近很忙。

刚忙完一个年节,又要忙春耕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他只是一个曲水流觞、风流潇洒的公子,乍然到地方为主官,也从一开始的新鲜到烦恼。

首先一点,就是过年都不放假,不能回京和家人团聚,这就令人伤心了。

本朝年节的规矩,京官是有年假的,只有大年初一的正旦大朝会必须和皇帝团聚,其他时间都是自家的。

但做县令,就严禁离开衙门回老家。

有一个叫韦应物的诗人就写过一首《元日寄诸弟》,里头抱怨:我自做了这个郡长后,每年新年都不能回家。我在这衙门里空虚寂寞冷,啥时候才能和家人团圆呢?

抱怨归抱怨,辞官是不可能辞官的。

忙碌的年节过去了,作为县令还要劝农桑。

具体来说除了办个春耕仪式,还得关心粮种是否到位、灌溉水渠是否通畅有上下游村庄争水源的,官府还得调节。

另外还有官田,县令要督促主薄安排好佃户耕种,调拨粮种、耕牛、农具等事

除了春耕之外,又还有其他日常工作,包括审理案件、上司交代的种种事情

最令萧凌烦恼的,就是他已经那么忙了,蜀王还给他添麻烦。

春耕那么重要的时刻,蜀王还惦记着吃牛老牛还不肯吃,要吃青壮年的,萧凌秉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从官田的耕牛中寻了一头吃草噎死的献给蜀王府。

然后,蜀王又嚷着要去打猎了。

蜀王游猎,王府属官和地方县令要随行,给他安排行猎的路线、安保工作、到地方的食宿等。

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萧凌凝眉,此事我必竭力劝阻!

他拖过了一个冬天,以为到了春天,蜀王就放下打猎一事了,没想到蜀王和寻常人不一样。

萧凌的幕僚说道:郎君,蜀王显然还是对竹熊一事耿耿于怀。去年冬日,蜀王要十头竹熊,最后只有两个县令献上,蜀王大为不满。为大局计,不若将您留下的那头竹熊献上。是您献上的,蜀王满意了,就不会再生事。

春日游猎,不仅是坏了天道纲纪,现实的问题大队人马到野外游猎,必然行经村庄,难免践踏农田。

作为地方主官,保障春耕是职责所在。

萧凌不能为了保下一头小竹熊,置春耕大事、百姓一年的收成于不顾。

此时的百姓大多没有余粮,今年的收成坏了,到了秋冬就会饿肚子、成为流民,届时一旦出现大量流民,就是县令治理地方无方。

不说朝廷会不会怪罪,兰陵萧氏的骄傲,也不允许自家成为别人的笑柄。

幕僚以为,萧凌顾全大局,必会同意他的建议,以一头竹熊换暂时的安宁。

萧凌想了一会儿,缓缓摇头:不是一头竹熊的事。有了一头竹熊,他还会要十头、要一百头,难道我们都满足他?陛下分封其为蜀王,其子孙后裔,可能都会长居蜀地。若无止境的提出要求,蜀地百姓又如何满足?

我可以离开华阳县,不做这县令。益州百姓,却不能背井离乡、抛家弃业。现在只有我,能暂且为百姓挡在前面,又如何能轻言妥协?

他的话义正言辞,幕僚一时语塞,不知该说什么。

顾全百姓,自然是对的。

但说句萧凌不爱听的话,兰陵萧氏要有这觉悟,又何至于丢了大梁天下?

对于士族来说,国重?民重?都不如家族传承来的重要。

山的那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凡人:打怪升级,我享长生!
凡人:打怪升级,我享长生!
一件小背心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
今或古
凡人修仙:开局看守草药场
凡人修仙:开局看守草药场
【凡人流+无系统+扮猪吃虎+不圣母+爽文】根骨极差的少年苏星河,机缘巧合得到仙器,同时被修仙者盯上,至亲被杀,复仇和生存危机双重驱使下,毅然踏上修仙之路。 灵气不用自己炼化,还能打破境界上限,越级杀人不过分吧? 敢阻我突破,抢我机缘,让他在世上消失不过分吧? 凡尘待腻了,去仙界,让最高统治者俯首称臣,不过分吧?
一梦成仙
我的抗战有空间
我的抗战有空间
关于我的抗战有空间:参加一次军方均试验后的特战队长孙义成,莫名穿越回1938年的冀南,利用脑部量子芯片形成的空间,大肆收割各种物资,将包括RMY等的大量物资收归己用,武装手下,扩充军队,无情地消灭侵略者。同时也利用各种物资暗地里帮助自己人,为自己人的军队创建空军、炮兵部队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零山人
年代:我在58有块田
年代:我在58有块田
关于年代:我在58有块田:肖卫国由21世纪的社畜重生到了过去。在这个干什么都要票的年代。所有人都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看肖卫国如何带着空间一亩地,自食其力,别人吃窝窝头,我吃红烧肉。别人喝稀粥,我喝佛跳墙。顺带让自己最亲的人,和对自己好的人,吃饱穿暖。尽量在这个年代过的好一点。年代文、空间文、年代日常文(轻微四合院情节)
风中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