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人生

第74章 生逢其时(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74章 生逢其时

京剧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大约没有人比梅兰芳先生更称得上“生逢其时”了。

梅兰芳,1894年出生于梨园世家,八岁学戏,十岁登台。此时正是京剧由形成期迈入成熟期的兴旺年代,老生“后三鼎甲”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盛极一时,其中谭鑫培更集众家之长兼以创造发展,将京剧艺术推入全新境界。梅兰芳正式拜师学习青衣的时候,旦角艺术在陈德霖、王瑶卿等名家的带动下声誉鹊起,开始与老生平起平坐。而时代环境也正在迎来新的变革,京剧观众的欣赏口味水涨船高,审美风气转变,对旦角的关注点,不仅在于唱念做打,更在扮相气质、情绪韵味上提出新的要求。

少年梅兰芳,带着令人耳目一新的秀美,带着刻苦锤炼出的一身戏艺,带着前辈和祖上、良师和益友的指点培育,在这最辉煌最火热的舞台上亮相,那是一个酝酿多时的,多少年多少人尽心铺垫的“挑帘彩”。十八岁,就与前辈大师谭鑫培同台献艺,五年后谭鑫培亡故,而梅兰芳气候已成,与有“国剧宗师”之誉的杨小楼合作,很快由排名在杨小楼之后,变成与杨小楼并挂头牌。天时地利人和俱齐,德才勤力机遇兼备,从那时起,他就是永远的旦角第一。

二三十年代,京剧进入鼎盛时期,达官贵人、遗老遗少、富商大贾、平民百姓,都是京剧的忠实拥趸。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邀名角办堂会蔚然成风,最受尊崇的名角当数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这“三大贤”。各方邀请,终年不断,身价高达每场四百银元,以当时的物价,足可以买一座四合院。这些资产为梅兰芳专心研究剧艺、编创新戏以及艺术传播和交流打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如此从艺环境,后人再也望尘莫及。

杨小楼于1938年去世,余叔岩虽然年轻但是体弱多病,也只活到1943年。只有梅兰芳,在创作盛年迎来了新时代。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梅派艺术得以最大可能的发展、传播和原汁原味的传承。这一代的京剧人中,只有梅兰芳先后访美访日,到世界各地进行精彩演出,影响直至今日;只有梅兰芳留下了较为完备的艺术资料,大量的唱片和录像,有学术专著也有戏曲艺术片,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彩色电影,就是梅兰芳的《生死恨》。

梅兰芳于1961年去世,年仅67岁,与众多前辈同辈相比,走得太早。然而这个时候,政治运动虽已汹汹,真正的腥风血雨尚未袭来,京剧仍然具有崇高的艺术地位,新中国对艺术家仍然给予极大的尊重和支持。梅兰芳在病逝前的几个月还在万众欢呼中登台表演,病逝后,□□总理亲自安排国葬,《人民日报》头版发表大幅讣告,陈毅副总理主持追悼大会,举国传颂京剧大师至善至美的艺术人生。之后数年,十年浩劫开始,那一代的京剧人,结局之惨酷,不忍细述。

少年得志,一骑绝尘,极致绽放,全身而退。来得好,走得也好,京剧成全了他,他也成全了京剧。这就是梅兰芳,生逢其时,留给世间,一个完美无缺的背影,一个永恒优雅的笑容。

的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霜花缘
霜花缘
关于霜花缘:双女主的故事陈云孀/陆思喆,陆思沅,薛淄川!陈双孀为什麽叫双女主的故事因为就是姐妹的故事……首富千金同时爱上一个男生的爱情!
悯月
随手捡了个太子回家
随手捡了个太子回家
[架空历史+双男主+有副cp+双洁](睚眦必报纨绔攻·贺成江X心狠手辣病弱受·纪砚尘)架空,不考据。——太和二十三年。梁夏太子纪砚尘南下途中遭人刺杀,随行三十二人全数遇难,太子下落不明。各方势力想方设
云间咏叹调
宁安前世梦
宁安前世梦
关于宁安前世梦:由于府上姨娘的私心,姜府嫡女姜雪宁和姜雪惠身份互换。乡野间本是扬州瘦马的姨娘倒也未曾苛待她,教了她自己的一身本事。姨娘离世,雪宁重回姜府,她发誓要抢回本属于自己的人生,于是她负燕临,拒
孤光不孤
影帝的多种使用方式
影帝的多种使用方式
关于影帝的多种使用方式:许明渊,一个出生就患有人格分裂的人。两个人格在黎明与黄昏交替,共享记忆,性格却又处在两个极端。白天极度冷漠,黑夜又极度疯狂,像是所有的情绪都属于夜晚,不可宣告于人。为了治病,他
美咖加冰
重生之辅警的逆袭
重生之辅警的逆袭
一名工作二十多年的辅警赵天宇在一次处警中意外牺牲,鬼使神差的重生重新回到了二十多年前自己刚刚结婚刚刚做辅警的时候,重生之后的赵天宇有了另一种不一样的人生,从此逆天改命开始了自己的逆袭之路。
孤独的小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