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508章 碳基芯片的展望(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508章 碳基芯片的展望

材料研发的投资是个大坑,但那也得看投在谁身上。

从sg-1导线中尝到了甜头,孙经理早就已经打定了主意,紧抱着金陵高等研究院的大腿不放手了。

而对于陆舟来说,孙经理愿意请教他,他也很乐意指点他们。

往大了说,可以帮助华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对他而言也是有利可图的。

就拿sg-1材料来说,宝盛集团生产的每一厘米sg-1导线,都包含了专利成本。这笔收入虽然不像锂电池带给他的那般丰厚,但也相当的可观了。

思索了片刻之后,陆舟用闲聊的口吻说道:“关于你们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也不太好说什么。不过既然你们已经在碳基材料的生产上建立了优势,为什么不考虑将这一优势扩大?”

听到这句话,孙经理脸上立刻露出了重视的表情。

“哦?陆教授有何高见?”

“谈不上什么高见,”陆舟笑了笑,停了片刻之后,继续开口说道,“只是我听说,最近加州大学有个研究团队,通过一种有意思的方法,在实验室中成功合成了只有1个纳米宽度、50个纳米长度的石墨烯纳米带。目前这项研究已经引起了ibm的兴趣,被业界广泛看好用于次世代碳基芯片的生产。”

众所周知,7纳米是硅基晶体管的物理极限,一旦晶体管尺寸低于7纳米,电子的行为将受限于量子不确定性的影响,产生量子隧穿效应,穿过他们原本不可能穿过的“墙壁”。在这样的情况下,硅基晶体管将变得不再可靠,芯片制程工艺的升级也将面临巨大挑战。

为了面对这一挑战,寻找新的材料取代传统的硅材,生产尺寸更小、性能更佳的电子器件,几乎是工业界与学术界的共识。

而根据已知的研究成果,目前被认为可行的几条技术路线中,已经存在着纳米碳管、二硫化钼、黑磷、石墨烯、二硒化钨等选择。

因为自己是研究碳纳米材料的,陆舟自然是更看好石墨烯这条技术路线。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已经观测到莫特绝缘体的情况下,石墨烯也确实有作为半导体材料被应用到电子器件中的潜力。

芯片啊……

听到陆舟这么说,孙经理不禁有些头疼。

虽说这大腿够粗的,但总是往坑里跳,也让人够伤脑筋的。

“陆教授……该不会是建议我们往芯片这个大坑里面跳吧?”

看到孙经理脸上为难的表情,陆舟哈哈笑了笑说,“你们又不是电子企业,让你们去开发芯片肯定是不现实的,我只是觉得,既然我们已经完成了几千纳米宽度的石墨烯材料的生产,为什么不试着挑战下几个纳米宽度的石墨烯纳米带?我知道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术,但我觉得咱们完全有这个能力做出来。”

陆舟倒不完全只是说说而已。

在飞机上和巴旺迪教授闲聊的时候,他便有了这方面的打算。

当然了,现在的研究肯定还是以可控核聚变为主。

更何况就算他对碳基芯片这种黑科技感兴趣,金陵高等研究院也没这方面的人才。

还是等到可控核聚变项目结束之后,在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吧。

相信到了那个时候,很多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脸上挂着无奈的笑容,孙经理摇了摇头。

几个纳米宽度的石墨烯纳米带……

说得倒轻松。

这都是钱啊……

……

晨星LL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全职业巨星:从开网约车开始
全职业巨星:从开网约车开始
他穿越了,成了一档真人秀节目的嘉宾。这个节目,是为打工人打造的,奔走在打工第一线,而他的第一职业,是一名网约车司机。【有一嗦亿,主播鼻子挺大。】【是哈,手也大,脚也大,我就喜欢这种哪都大的男人。】【主
佚名
区区小症,也能难倒我?
区区小症,也能难倒我?
一间模拟手术室,无穷无尽的钞能力,被开除的他就此走上了人间巅峰!他不仅可以精准找到病灶,小到阑尾手术,大到器官移植;从食指断接到皮肤移植,只有别人不会医的,没有他治不好的!渐渐的,他走上了人生巅峰,成
佚名
重生70年代,开局接盘美艳娇妻
重生70年代,开局接盘美艳娇妻
关于重生70年代,开局接盘美艳娇妻:「重生+年代+曹贼+打猎种田+无系统」一场意外,特种兵陆峰重生到1975年的东北,成了酗酒家暴的混账丈夫。面对浑身是伤,楚楚可怜的妻女,他决定果断接盘,抄起猎弓进山
作者浪里小白龙
冰封末日:我囤亿万物资娇养兵王
冰封末日:我囤亿万物资娇养兵王
【全球冰封+重生复仇大女主+无限空间囤物资x娇娇富贵花】姜锦兢兢业业十余年,赚取的钱财包括房子全被偏心的妈抢去送给了等待结婚的小弟姜大宝。本以为末日降临后日子会好过一些,可谁成想竟又被吸血鬼一家找上门
溺死在囚笼的鸟
博览群书!你管他叫小废物?
博览群书!你管他叫小废物?
一场机缘巧合下,陆长生被带入宗门,成为青云峰小师弟见识过修行之路的残酷,他决定韬光养晦。师兄修行,他睡觉,同门试炼,他摸鱼,在无数目光见证下,十年如一日从不懈怠,一直在做一个安静的老六。直到有一天,他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