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十国

第九十章 稳定大局(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九十章 稳定大局

韩令坤、高怀德、张琼、党进控制皇宫,将藏身在宫里各角落的残兵一一搜索出来。

这个时候,文武百官方才发现符皇后与几个皇子都不在宫里了。

这皇帝驾崩,符皇后与皇子不在,如何治丧?

大周有节俭治丧的习俗,太祖郭威就特别下令,陵墓从简,不得骚扰百姓,不要特别派人驻守,更无须陪葬金银财物,用纸衣瓦棺即可。

完全是不给盗墓者一点活路。

郭荣在生前也表示效彷郭威,将清廉贯彻到底。

可再简洁,也得有皇后皇子治丧呀?

而且依照道理,这天下不可一日无主,皇子灵前继位也是传统。

这皇后皇子皆消失了,瞬间让礼部的一群大老爷们不会安排了。

大周的礼部尚书是宰相王溥,他的官职是礼部尚书、平章事兼参知枢密院事。

王溥找到了罗幼度,询问接下来应该如何处理。

罗幼度道:“陛下驾崩乃国之大事,治丧不可耽搁,照常执行。至于皇后与梁王等皇子的下落,我已派人暗自寻找。此事暂不可宣扬,以免引发惶恐。”

这国不可一日无君,若四方诸侯、军阀,得知中原无主,脑子一热,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事情。

这世上很多人,很多事情都不能用常理来推敲的。

人就是矛盾体,连范质这样的人物都会为权势迷了眼睛,昏招连出。

何况是一些满脑子肠肥的武夫?

王溥也知其中的轻重缓急,大步去了。

罗幼度望着王溥的背影笑了笑,别人不知符皇后的情况,他焉能不知。

尽管不知真实下落,但为自己那个老岳父符彦卿保护起来无疑。

在事情未定之前,符彦卿不让符皇后出来,可以理解。

毕竟在对方心底,自己未必可信。

提前出来,保不准就让“乱兵”杀了。

罗幼度没有对郭宗训动手的意思,可明显感觉出了赵普动了这个念头。

但现在叛乱基本已平,也是时候出来了。

但京中上下毫无消息,符彦卿的用心耐人寻味了。

不管自己那个老岳父怎么抉择,郭荣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不能乱。

罗幼度又找来了魏仁浦。

“道济兄!”

“见过统军!”

两人地位孰上孰下已经一眼可见了。

尽管魏仁浦是宰相兼任枢密使,可面对现在的罗幼度,依旧只能行下属之礼。

罗幼度道:“找你来是商议两件事。皇城守卫之事,兹事体大,得谨慎而决。”

魏仁浦低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

不同于范质为权势所迷,也不同于王溥心思复杂。

这位三号宰相是实打实的忠臣,不但在陈桥兵变中组织反抗,即便临终前都在念着后周世宗郭荣的名字,自责没能保住大周的江山。

所以不管现在罗幼度如何得势,魏仁浦心中考虑的都是大周。

只是便如当初他阻挡不了赵匡胤一样,现在又怎么阻挡罗幼度掌控大周之权柄?

殿前司是郭荣一手创立的,是护卫皇城的核心力量。

但因赵匡胤的谋反,除了跟随罗幼度征战燕地的慕容延钊所部之外,十之八九都涉桉其中。

位于军营里的两万余殿前司兵卒尽管是受到了蒙骗,并非真心造反,但无法改变他们参与造反的事实。

可以免罪,但继续让他们担任皇宫守卫,负责护卫皇宫,显然失当。

殿前司必须经过重整,而且护卫皇宫的重担也不可能重新交给他们。

大周禁军三司,除了殿前司就剩下御营司跟侍卫亲军司了。

侍卫亲军司分马军司与步军司,步军司负责大周外城护卫,马军司负责京畿周边,也是责任重大。

再让侍卫亲军司接管皇宫护卫,哪有这个道理。

何况韩通又何德何能掌如此权势?

能够接替殿前司护卫皇宫重担的唯有罗幼度执掌的御营司。

一旦让罗幼度执掌大周皇宫,那可比赵匡胤更要可怕。

无言不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田园悍婿:重生知青的逆袭
田园悍婿:重生知青的逆袭
穿越直接当知青?有系统的我无所畏惧!下地劳动即可升级,干活轻松如喝水。别人偷懒我盖房,从田园开始逆袭之路!
大鱼
直播:我耿直中医,患者全网社死
直播:我耿直中医,患者全网社死
特种兵火凤凰
总裁别虐了,夫人已经签了离婚书
总裁别虐了,夫人已经签了离婚书
结婚几年,她都没能捂热他的心,眼看着他对青梅竹马嘘寒问暖,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别人。她心灰意冷,不愿再和他有任何牵连。离婚后,她恋爱脑醒后,独自美丽。很快,她携新欢出游,成商界最新风云人物。一贯冷淡矜持
佚名
我只想抱大腿,大佬却想拿下我
我只想抱大腿,大佬却想拿下我
我是单位公认的胆小鬼,哭包,我在发现老公有异心之后我很果决选择离婚。离婚之我抱上了一条大腿,为了抱紧大腿我做牛马,唯唯诺诺,只求大佬升迁吃肉能带我喝口汤。只是这大腿抱着抱着我感觉有点不对劲了,大佬往我
佚名
官途巅峰,从乡村书记崛起!
官途巅峰,从乡村书记崛起!
大学毕业后,一枚纯纯的草根逆袭成书记!没背景、没人脉,他全靠自己一双拼搏的手,从一无所有到小有名气,他经历了无数次的跌倒与爬起。面对错综复杂的乡村关系和棘手的挑战,他如何用智慧和勇气,一点一滴改变着乡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