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全能医圣

第344章 守株待兔(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344章 守株待兔

董文洋知道母亲是什么样人,要是让她找到医馆去,定会闹得天翻地覆。

他知道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不然,跟林寒之间的疙瘩更解不开。

身上传来隐隐剧痛,让他大脑清醒许多,回顾整个事件,终于意识到都是自己的错,林寒还是比较仗义的,一声叹息,觉得自己不是人。

林寒不接电话,肯定还在生他气,还得让大头从中间调节。

深夜,苏紫衣还在习武,香汗淋漓,虽然很累,但精神抖擞。

林寒毫不保留地教,苏紫衣是一丝不苟地学,另外,苏紫衣学习能力极强,极具武学天赋,假以时日,定能成为武林高手。

那优美的线条,迷人的武姿,仙女般的面容,林寒陶醉其中。

外面,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倾盆,那疯狂劲就好像要把所有污浊清洗干净。

清晨,林寒醒来,发现自己躺在沙发上,身上盖着金丝被,是苏紫衣给盖的,善良体贴的好女人,他刚坐起,苏紫衣从闺房出来,画着淡淡妆容,穿着修身得体的白色职业套裙,手里提着包包。

她告诉林寒早餐已做好,并叫他再休息会,她有个重要会议,所以,需要提前去公司。

林寒点了点头,正打算再睡会,房门敲响,不但是他,就连苏紫衣也是一愣,大清早会是谁?她急忙透着猫眼往外瞧,顿时神色微变。

回头看了眼林寒,扔掉包包,几步冲到他面前,紧张中有点羞涩,“快躲起来,奶奶来了。”

林寒微微皱眉,老太太来干啥,没啥好怕的,他两个没做什么,何况是经过苏耀祖承认的一对情侣。

只是没等他开口,苏紫衣已把他拉起,并推进杂物间里。

“奶奶是个老封建,要是让她看见咱俩在一起,肯定会误会,千万别出声啊。”

快速交代几句,苏紫衣前去开门。

“敲了老半天,怎么才开?”老太太面沉似水,冲入屋里。

苏紫衣瞪了眼佣人,意思带老太太来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当然,老太太想来谁都拦不住,搪塞一句刚才化妆呢。

老太太抽了抽鼻子,目光落在一双男人运动鞋上,问是谁的。

苏紫衣反应比较快,说是她弟弟苏飞扬的,老太太不太相信,朝里面走去,沙发上扔着一件金丝被,她摸了摸还热乎乎的。

不等老太太问,苏紫衣急忙开口,“奶奶,你大清早来跟查房似的,怎么了?”

“你这里是不是留男人过夜了?”

呃,谁告诉她的?林寒来也没人知道啊,矢口否认,没有的事。

“我记得不止一次给你说过,女孩家在没结婚前,一定要守住自己的贞洁,不要随便给对方,只有这样,男方才尊重你!爱你!”

都啥年代了,很多女孩子在大学,甚至高中时候,都已失去第一次,奶奶是旧思想,这么说也无可厚非,不过,苏紫衣还真不是随便的女孩,虽说从初中到大学,她一直傲视群芳,受到数不清男生的青睐,但从未越雷池半步。

可能从小受老太太思想影响吧,不然,她早是林寒的人了。

老太太一边叮嘱孙女,一边四下寻找,连卫生间都没放过。

是谁通风报的信?苏紫衣暗自纳闷,偷偷瞄了眼杂物间,以这种搜寻方式,肯定被找到。

“奶奶,不要听谁瞎说,屋里就我自己,你身体不好,赶紧坐客厅里歇会。”

老太太也不答话,很快,只剩下杂物间,蹒跚着朝前走去,苏紫衣暗道不好,却又没理由阻止,心一横,找到又怎样?又没偷男人。

玖月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他穿越了,还成了大明那个即将要吊死在歪脖子树上的皇帝。看着已经陷入危难的大明,以及要夺走他江山的奸臣,他决定要做一名暴君!斩奸臣,屠建奴,收腹地,立新法,一切对抗他的人,他都一一铲除。西蕃,吐蕃,那不
佚名
女儿大闹西游,将我吹成荒天帝
女儿大闹西游,将我吹成荒天帝
(多女,轻松爆笑无厘头,沙雕,)李叶穿越到大唐贞观时期开了个养老院。有天李叶捡到个女婴,于是将女婴收养。七年后,女儿独自外出寻仙问道…可谁知,这竟是西游世界。女儿混入了取经队伍,然后一路剧透。一众西游
六大爷
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
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
关于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刚穿越成扶苏的老师,就发现这货居然读书读傻了!还想学儒家治国?这大秦迟早要完!为了大秦的未来,我决定给扶苏来一套“儒学”震撼教育!“君子不重则不威?意思是揍人要狠!
卷毛泰迪熊
别出心裁
别出心裁
【团宠,马甲,双洁,异能,女强】【清冷禁欲太子爷x疯批钓系小妖精】洛云嫣,金字塔尖洛家那唯一的姑娘。可她4岁被拐,家人对她而言不过是可有可无的存在罢了。对于时隔十五年回家认亲,她也只不过是当作完成任务
倒霉啊倒霉
乡村姑爷逆袭路
乡村姑爷逆袭路
为救父亲,吴凡不得不做了城里的上门女婿。只是城里人看不起他,家里人除了小姨妹外都百般为难他,特别是妻子,居然不顾他的感受和尊严,和别的男人有着不太正常的关系。一怒之下,吴凡直接回到农村,立志振兴农村,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