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22章 (廿二)雨夜荒村
她有些后怕的,箍紧了怀中的那把伞,这是她在火场中,所带出来的唯一物件。当时火势紧急,其余的东西,她也来不及拿,鬼使神差般,顺手就捞到了这柄伞。
算不得甚么稀罕物件,不过是余六郎尚在时,经由他劈竹为架,削桐作骨,再由她绘纸成面,满绣穿丝,共同糊制的普通纸伞而已。
天空灰蒙蒙的,不多时,飘起了雨丝,丽娘将油纸伞撑开,遮挡在二人头顶,步履匆匆的,朝着孙小禾爷娘留给她的那栋老屋而去。
老屋不住人,便容易积灰,丽娘略作收拾,忙忙碌碌的,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待到夜里,屋里冷得很,丽娘将孙小禾搂在怀里,二人依旧冻得够呛。
孙小禾睡不着,闭着眼睛,满脑子都是村正所说的话,她百思不得其解,这场大火究竟是怎样烧起来的?既然不是意外所致,难不成,会是有人故意放火?!
孙小禾瞬间惊起。
丽娘还没睡,便摸了摸她的脑袋,柔声问道:“怎么了?”
孙小禾重新窝进丽娘的怀抱中,闷闷地道:“没甚么。”
丽娘已经够多烦心事了,此事只是她的猜想,还未经证实,她怎能说?说出来,不过徒增烦扰。她握紧小拳头,暗自决定,定要私下调查清此事!
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孙小禾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几天后,让她挖掘到了蛛丝马迹,通过小石头,从余老二家的独苗苗嘴里,套出了话来。
那场火,果真不是意外,是王氏!余老二家的那只河东狮,最是善妒,当初就背地里讲过丽娘的坏话,如今,半夜偷摸纵火,更是恶毒透了,她要将此事告知丽娘!
丽娘听后,那双大眼睛里,满是不解,她自认,从未开罪过那位王氏,平日里,双方鲜少有交集,她甚至都不太记得那位王氏的长相,何仇何怨,王氏要纵火烧她?
孙小禾狠狠地呸了一口:“坏人做坏事,哪里需要理由?自然是因为她坏呗!”
前去质问王氏,王氏矢口否认,直到丽娘指出,此言出自王氏那根独苗苗的口,乃是她的小孩,亲口所说。出事前,那日傍晚,王氏同余老二吵嘴,揪着他耳朵骂,逼问他是不是起了心思,想要勾搭寡妇,要不然,乱献甚么殷勤?
许是被叨叨久了,余老二有些不耐了,就随手推了王氏一下,想要走开,谁想,王氏没站稳,直接摔了个屁股蹲。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王氏当即爆发,摔锅砸碗,抓挠得余老二脸上道道印子,还放言要烧死那寡妇,叫那寡妇乱勾搭人!
那么巧,丽娘家,当夜就被火烧了。
王氏眼神虚了一下,眼瞅着,围在她家屋前,看热闹的乡邻,聚了一圈又一圈,其中便有同王氏不对付的妇人,看热闹不嫌事大,喊道:“哎呀呀,杀人纵火啊!”
“这王氏,可真是惹不得,谁要是惹了她的眼,指不定哪天夜里,就被她放火给烧得尸骨都不剩,也就是丽娘,命硬,能抗,这才没让王氏给害了去!”
眼看着舆情对她不利,王氏眼神狠了狠,瞅准了那位与她不对付的妇人,走上前就是两大耳刮子:“我让你乱说!看我不撕烂你这张嘴!”
那位妇人亦不是省油的灯,迅速反击,抓住王氏头发,二人当众厮打了起来。
如此野蛮放泼,丽娘有些傻眼,此间焦点瞬间转移,见着二位妇人撕扯着,在地上滚了起来,乡民们也不瞧热闹了,赶忙的,七手八脚的,好不容易将二人分隔开。
然后就是做和事佬,分头劝说了,到底是出自同宗,乡里乡邻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若真闹僵了,结了死仇,那就不好了。
可关于王氏火烧丽娘家的这桩公案,并未因王氏闹出的这出小插曲,而就此打止,丽娘坚持,讨要个说法,王氏则是抵死不认,很快地,此事便闹到村正跟前了。
村正头疼得紧,若王氏纵火行凶,此事为真,一旦传扬出去,败坏的不仅是王氏的名声,余家村怕也会受牵连。外头人才没心思深究,内情如何,只会一棍子打死,认定是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对余家村来说,非常不利。
其实,村正同丽娘提议过,觉得此事不宜公开,闹得沸沸扬扬的,不甚好,不若私下解决,一经确认,王氏当真犯下此等恶行,他肯定会让王氏付出相应代价。
可丽娘拒绝了,她终于意识到,沉默与等待,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隐忍也不行,只会埋下隐患,譬如,那夜失火,乡邻分明提桶前来,可为何僵站着迟迟不行动?
不过是碍于她名声有瑕,怕与她沾边,受她波及罢了。丽娘想借此机会,为自己正名,她需要一个公开的场合,澄清自己,审理王氏,追溯那些流言的来源。
村正沉着张脸,同诸位宗老、耆老商议过后,觉得事关重大,最终,开了祠堂,在诸位村民的见证下,这桩纵火案,开审了。
依唐令,村正可调解纠纷、协理司法治安,属于“在官供事,无流外品”之杂任,有着县衙胥吏之流的部分实权。
大多村落里,出了大案,不一定会往上报,反倒会先交由村正与耆老协同审理。宗族势大,依照宗族治理地方,余家村就是此般操作的。
孙小禾扒着祠堂的外门,偷偷探出脑袋,听着里头的动静,她小孩家家的,如此场合,并不允许进去。且她不姓余,又是女郎,来到宗族重地,天然地位低一等。
好在大人们对她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她不捣乱,也就随她去了。
丽娘败了,这是孙小禾没有想到的。她不能理解,为何村正要说,幼子之言,不足为信?难道王氏的亲儿,还会刻意污蔑王氏不成?!
村正还追问丽娘,除此外,可有其他的真凭实据?或者,可曾有人亲眼目睹过,王氏纵火行凶的过程?丽娘摇摇了头,这与她所设想的,略有出入。
王氏没想到,还能峰回路转,瞬间狂喜。小人得志便猖狂,说得倒也不错,趁着丽娘势颓,王氏张口,就对着丽娘倒打一耙。
只见她顿时做戏般,哭天抢地的,喊冤叫屈起来。道是丽娘空口白牙的,就冤枉她纵火行凶,如此大的一口锅,扣在她身上,差点将她逼死。
好在村正及诸位耆老明鉴,还她清白。王氏抹着那不存在的眼泪,干嚎着,顺便察言观色,见村正及诸位耆老,皆板正着面容,她心底是有些忐忑的。
可如此大好时机,若不趁胜追击,万一让丽娘给翻了盘,她岂不惨了,此回,定要将丽娘捶到尘埃中!那张狐媚子脸蛋,瞧着她就来气!
遂,王氏指着丽娘,不依不饶起来,甚至破口大骂,言道丽娘不检点,四处勾搭郎君,败坏余家村的风气,总之,希望村正能严惩丽娘!
村正皱了皱眉头,略有些不满,他是不想让事情闹大,可对于王氏的小人行径,也有些看不上眼。若非出于对大局的考虑,他当真是不想纵容王氏。
那场火,不出所料,当是王氏所纵,在场大多人对此皆是心知肚明,可那又怎样?丽娘拿不出确凿有效的证据,王氏便依旧能逍遥。
孙小禾听到,村正应了王氏之求,肃声对丽娘道:“念你亦为苦主,便不重罚,你就在祠堂跪守一夜,以思己过罢。”
丽娘那双大眼睛里,满是迷茫,她错了吗?孙小禾的拳头硬了,就要往里冲进去,可祠堂内的众人,鱼贯而出,她被挤出来了。
村正最后走出来,瞥了她一眼,淡声道:“将小禾带走。”
眼疾手快的大人们,便将她给捞了起来,强行带离了祠堂,她挣扎着,回头望,只见丽娘跪在地上,背影纤瘦,随着祠堂大门被关上,黑暗逐渐吞噬了她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