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开始当首富

第994章:侃爷(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994章:侃爷

到时候吃着火锅喝着酒,聊起来不是更好一点?”

“好,好,行,到时候咱们好好聊。”

刘军这才点点头离开。

叶小文和刘猛,张狗蛋两人对视一眼。

随即三个人苦笑着,然后走进宾馆。

叶小文刚进房间,传呼机就响起起来,叶小文一看竟然是唐大山。

叶小文有些诧异,这老唐是有事?

拿着大哥大给唐大山回了电话过去。

“喂,唐叔,有事啊?”

叶小文问道。

“小文,你小子是不是来京城了?”

唐大山问道。

“呵呵,唐叔,你怎么知道的?”

叶小文问道。

“你先别管我怎么知道的,你这小子不够意思啊。

我去金陵的时候,你那么招待我,现在你来京城了,你不声不响的,这不是打我脸嘛!”

电话里,唐大山的声音满是不高兴。

叶小文只能够解释道:“不是,唐叔,你误会了,我这从本来是想着给你一个惊喜的。

到了京城,我怎么可能不联系唐叔您嘛,还等着您请我喝酒呢。”

“真的,我跟你小子说,你可不够意思啊,来京城不通知我去接你,要不是昨天晚上和雪初打电话的时候,雪初说你来京城了,我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唐大山依旧抱怨着。

叶小文正想着说什么,就听到唐大山说:“好了,什么也别说了,就这样吧,你现在在哪里呢,我过去找你,晚上必须要住家里,我让你婶子给你在家里做点饭,晚上来家里吃饭……”叶小文有些无奈的说道:“唐叔,今天真的没有时间了,今天晚上我已经和经销商们约好了,今天晚上要见一面。

聊一聊公司的事情……明天吧,明天晚上,我上门拜访好不好唐叔。”

说实话,要不是唐雪初透露了行踪,这一次来京城,叶小文还真的不准备和唐大山见面。

毕竟他来京城是有事要做,要说唐大山能够帮上自己多少,叶小文觉得还真的不一定。

唐大山能够做的事情,其他经销商也能够做到。

再加上叶小文除了京城以后,还要去其他的省份出差,如果不是唐大山知道了,叶小文就没有计划联系唐大山。

可是唐大山就是知道了,叶小文也只能够是抽出一点时间来,要说打乱自己的计划,先过去见唐大山那是不可能的。

“什么?

明天晚上,不行,你这都来京城了,哪里有这样做事的,就今天,今天晚上……”“唐叔,算我求您了,您就别为难我了好吧,真的有事要做的,这样明天晚上我上门负荆请罪,您看怎么样?”

叶小文无奈的说道。

“不……”唐大山是真的难缠的很,一副你今天不来就是看不起我的样子,和赵玉军那个脾气差不多,真是热情的让人无奈。

叶小文是好说歹说,最后终于算是安抚住了。

黄金小白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瘫子王爷站起来后,开始反撩了
瘫子王爷站起来后,开始反撩了
甜宠+逆袭+先婚后爱+双洁双强 刚穿越,又是中毒又是抱着公鸡成亲。 王爷又瘫又瞎? 没关系,叶苏落日日贴身伺候。 王爷身中剧毒还常常吐血。 巧了不是,她就是神医在世。 王爷睁开眼的瞬间,光华流转,妖冶动人。叶苏落开始对他眉目传情。 等王爷彻底痊愈,忍无可忍将她捉住:不能只有你放肆的道理,却不准许本王反击。 叶苏落彻底慌了!治病救人她在行,谈情说爱没人教过啊!
绒球
认栽吧,我的小王爷
认栽吧,我的小王爷
关于认栽吧,我的小王爷:年少的黑瞎子托大惹上了井中的女尸,自此以后都深受其害,直到一次下地的时候又惹到了另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黑瞎子:你是什么东西?手往哪里放呢!墨珏:我是你的人呀!不行的话,你的鬼也行,手放自己爱人身上也不行嘛~(委屈QTQ)
阿菰
天尊皇婿杨九天
天尊皇婿杨九天
五年前,家族覆灭,他死里逃生!五年后,他极境封皇,竟接到妻子的求救电话,才知妻女尚在人世!皇尊一怒,率领九大门徒而归,发现女儿被狗咬,妻子被迫嫁人……
笑傲余生
不当替身后,总裁夫人追悔莫及
不当替身后,总裁夫人追悔莫及
【都市日常】【追夫火葬场】 陆明绪当了沈家三年的赘婿,也当了沈楠悠三年的舔狗。 他以为只要自己温柔体贴,就能捂热她的心,直到她的白月光回来,他才明白自己自始至终都只是一个替身。 他不吵不闹,决定体面退出,因为他只能活三个月。 可是当他要重新开始新生活时,她忽然发了疯地找上来了。 她红着眼睛抱着他,嗓音沙哑:“明绪,求你爱我。”
福宝
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他后悔了!
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他后悔了!
因为父亲救下了晏家老爷子,姜家得到了一桩富贵泼天的娃娃亲。 姜栖为了嫁进晏家,讨好晏家晏家小妹,伺候晏家父母,对晏承望更是百般顺从千般爱慕,为了给晏承望过生日,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 可所有人都厌弃她、憎恶她,对继姐赞不绝口,宠爱有加,姜栖成了继姐的对照组、毒亲戚,最后死在继姐与晏承望的新婚之夜。 重活一世,姜栖不争不抢,只想安心搞好事业、孝顺母亲,谁知道上辈子憎恶她的人都改了态度,纷纷往
檐外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