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灯驱邪人

第五百二十一章 暴露(1/3)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五百二十一章 暴露

一提到龙鼠,至玉脸上反而露出恨铁不成钢神情。

“咱们整个至字辈中,也就你这没出息的,将自家伴生物看得比命还重些!

这些年若不是你执意将资粮大半都喂了那些龙鼠,你又怎会才只有凝煞境?”

“师姐,师弟境界低那也是自家资质不行,跟龙鼠它们可没有多大关系。

何况这些龙鼠可是连秦首座都夸赞过的,要是真跟诡族打起来,这些小东西可是有大用的!”

“诡族?”

至玉不屑撇撇嘴。

“这都快一百年了,也不见这些杂碎敢进入碎空海,若是真来了,自然有师祖还有诸位师叔主持大局,至不济也还有我们这些师兄,师姐!

难道还能靠你那些龙鼠,是打算把诡族撑死吗?”

“你、你……你的意思是凌云峰秦首座他们都在说谎骗人?”

至和这时却像是变了个人般,脸上再不见半分怯懦,直接就驳斥出声。

至玉闻言一噎,倒没有再打击他可依然嘴硬道。

“首座大人自然是对的,可在师姐看来,对我们这些修行人来说,无论什么法器灵物都不及自身修为重要。

你听也好、不听也罢,都随你,不过这玉心草今日是万万不会给你的。”

至和嘴唇不甘的张合几下,想说什么又没能说出来。

至玉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笑容,将玉心草小心收起便朝不远处香青果走去。

至和定定看着她背影半晌,终于闪过愤怒神情。

玉心草其实算不得什么珍惜灵药,也就是可大幅度缩短灵物晋升时间这点足以称道。

这东西是根生,生命力极其顽强,洒点灵露两三天就能活。

也就是说即便被他全拔光,顶多两三天就能重新长成一片,何况至玉师姐负责看守这处药谷两年多,又怎么可能没有存货?

她这分明就是在刻意为难自己。

至和越想越气愤,矮胖身形都开始轻颤,双手不停捏拳又放开,可最后他长长叹息一声便垂头丧气就要往外走去。

刚刚发生的一切都清晰显露出许洛脑海中,他看着满脸不甘却又不敢动手的至和,心里不也禁暗自怒其不争。

玉心草他在藏书楼看到过,说是昧灵药,其实就跟果园里杂草差不多,这叫至玉的女人明显就是故意的。

已经走到谷口的至和,又不甘心的回头看了香青果一眼,可入眼景象却直接他脸色开始铁青。

至玉早已消失不见,而那些他视若珍宝的玉心草,却被胡乱丢在小树下。

至和双拳紧了紧,却终究没胆子再回去将其捡起来。

看着仗着合气境藏在旁边的至玉,许洛心里暗叹,看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

还有刚刚两人口中的秦宗主,十有八九就是秦玄机,这样看来,惜夕两人安危倒是不用太过担心。

他想了想突然手一伸,那些故意丢在香青树下的玉心草,立即消失不见。

藏在暗处的至玉脸上刚露出一抹嘲讽,正要跳出来再戏弄至和一番。

可就在这时,一股沛然大力突然自她上方狠狠按下来,至玉连闷哼都来不及发出,就被生生拍晕在地。

正要跨出符阵的至和疑惑回头看了眼,可又什么都没有发现,最后摇摇头又走出去。

符阵被破开的刹那间,许洛脑海中又出现了寄奴的感应,甚至这次他早有准备,还隐约察觉到了青牛大车的存在。

可无论他怎么心神勾连,两者都没有任何回应。

随着符阵合拢,脑海中感应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正当许洛还有些怅然若失的时候,一股隐晦阴森波动突然从他身份玉牌上传出来。

许洛猛得脸色大变,怎么回事?

沙么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熟男俗女
熟男俗女
二嫁蒋厅南,秦阮从名媛弃妇摇身一变,成了全京北城最尊贵的蒋太太。可她忘了……猎人在捕猎时,往往会以猎物的方式出现。(这是一个蓄谋已久的故事,特意声明一下,文中男主的私生子是收养的,身份后期会揭晓。)
闲鱼不咸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君逍遥拜玉儿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君逍遥拜玉儿
【不废柴,不舔狗,天骄争霸暴爽无敌流】君逍遥穿越玄幻世界,成为荒古世家神子,拥有无敌背景,惊世天赋,更得到签到系统,开局签到一具大成荒古圣体。在泰岳古碑签到,获得六星奖励,神象镇狱劲!在十岁宴上签到,
J神
出阳神
出阳神
若人犯五千恶,为五狱鬼。犯六千恶,为二十八狱囚。鬼有洞天六宫。道存七千章符。人养三万六千神!这个世界,鬼不做鬼,人不当人。地狱已空,人间如狱。
罗樵森
重生90年,带着妻儿逆袭人生
重生90年,带着妻儿逆袭人生
上一世,王谦为了摆脱农村这个囚笼,不惜抛家弃子,十年未归。然而往后余生,他却活在无尽的悔恨与痛苦之中。他离家出走的这十年间,他爸妈因为没钱治病,活活拖到死;他的妻子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后,从此远走他乡,但
慕月
三年为奴复仇之路燃爆帝都
三年为奴复仇之路燃爆帝都
关于三年为奴复仇之路燃爆帝都:在繁华喧嚣的京城,户部侍郎顾家的嫡女顾念之,曾是备受宠爱的掌上明珠。她聪慧过人,诗词歌赋、女红刺绣无一不精,生活充满了明媚与欢乐。然而,命运的阴霾骤然降临。顾念之和她的母
凡子书